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首页欢迎您

党群工作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群工作

我院青海大柴旦项目组救援落难青年纪实

发布时间:2015-04-02     所属分类:党群工作     阅读次数:2904

               

2014年6月中旬我院地质队员奔赴青海地区,在青海海西州大柴旦行委恩布拉沟开展多金属矿预查工作,当地海拔4200至4600米,其间沟壑纵横,人烟稀少,道路交通十分不便,给地质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经历了两次踏勘后项目负责黄岗和司机董海军,蒙古族司机英雄(真名)等人终于在千山万壑之间找到了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此时的大柴旦恩布拉沟地区狂风肆虐、飞沙满天、阴晴不定,时有雨雪交加,每逢夜晚的气温都甚至会降到零度以下,很多队员在帐篷内依然被冻伤。但再艰苦的条件都不能阻挡队员们前进的脚步,这十几天内,坚强的地质队员们克服了水源不足、天寒地冻、道路不通、车辆问题等困难,每天翻越重重山岭和深谷,保质保量地完成着样品采集任务,终于在7月2日完成了化探工作。

7月2日下午5点左右,蒙古族司机英雄和项目负责黄岗载着刚买的汽油及其它用品从大柴旦行委赶回项目部。在山路上颠簸了六七个小时,纵然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不免十分劳累,准备到不远处的帐篷中歇息一会。黄岗和英雄刚进入帐篷,猛然被阴影中蜷缩的人形吓了一跳!回过神来,慢慢靠近,发现这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其面色苍白、衣衫褴褛,手掌上还有多处伤痕,躺在帐篷角落里一动不动。黄岗探过手指,发现小伙还有轻微的气息,赶紧将他叫醒,问到:“你是什么人?怎么弄成这样了?”那小伙虚弱的答道:“我……叫……陈富……华……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说完这些,小伙似乎再没力气说话了。人命关天、时间紧迫,也不容多问,两人将他扶上车,带回了项目驻地。

7月2日晚7点左右,项目组人员正在整理当天的样品资料时,两人带着陈富华(简称小陈)来到了帐篷。一听说小陈已经三天没吃东西,邓昌生、季春等人赶紧将他安排到一个暖和点的角落里坐下,李小强给他披上暖和的衣服,徐岩和董海军开始准备热水热饭。借着灯光,李文军观察到这位青年的面部、手部已经被大面积冻伤,身上穿着稍显单薄的衣服,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实在难以抵御寒风。吃完饭后,大家赶紧腾挪出一个睡袋提供给他——他太累了,现在最需要的是好好休息,只希望能让他早点恢复。

7月3日,项目组开始撤出神仙沟,回到大柴旦行委带小陈去医院接受治疗。但山路太过于难走,在行驶过一个危险陡坡后,一辆车突然出现了离合器故障,无法继续前进。此时距大柴旦还有上百公里,若是寻求拖车帮助,势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况且山路错综复杂,拖车未必能够安全到达。面对状况,司机董海军和英雄当机立断,凭借着良好的默契和过硬的驾驶技术,硬是用一辆车将另一辆车拖出了工作区。

休息了一天以后,小陈的身体状况慢慢开始好转,面色也开始红润起来。据他所说,他是来自广东的徒步旅行者,因翻越雪山给养用品全部耗尽,又迷路至此,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吃东西。被项目组人员发现的时候已经命悬一线,若是再迟一点,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同志们说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才是区调人所为”,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还需要什么帮助,一定不要客气。

第三天一大早,小陈将地质队员们聚集到自己的房间,为大伙送上了“救命之恩,铭记一生”的锦旗和感谢信。当从神采奕奕的陈富华先生手中接过金光闪闪的锦旗时,地质队员们的心中都无比自豪。院长邢宪龙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对他们的行为表示了赞扬,号召单位干部职工向他们学习。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拯救生命更有意义,能够拯救一个宝贵的生命,能够身体力行地弘扬“区调精神”,将是区调人永生的荣耀。 (李文军  白宏伟/文)